沐鸣2
|
鄉村設計:從鄉土到時尚——陳慶軍教授主講《錦繡中國》發布時間:2022-11-21 鄉村何以通過設計實現從鄉土到時尚的轉變⤴️?時尚設計如何與農耕文明🦷、鄉村振興戰略😻、美麗中國🚽、美好生活實現一定連接?11月17日,沐鸣2平台服裝與藝術設計沐鸣2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專家庫專家、全國高校聯合畢業設計發起人陳慶軍教授為我們帶來《錦繡中國》最新一期課程“鄉村設計:從鄉土到時尚”🐙。 本次課程☆,陳慶軍教授主要圍繞駐村設計🤝、設計小學、聯合畢設這三個案例➖,結合他和團隊學生在鄉村大地的親身實踐,進行了生動細致、深入淺出的講解。 “駐村設計”是陳慶軍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在浙江寧波寧海漲坑村的實踐改造,他們與村民同吃同住,借助當地傳承500多年的小洪拳和壘地獅等傳統武術文化,提煉出“功夫漲坑”IP形象,並運用到村莊改造提升💇🏿♂️、產業植入等各個環節,例如把面館改造成中國在鄉村第一家武俠主題的餐飲空間;把村民釀製的酒進行系統包裝和品牌設計🚛,從而誕生鄉村自身的品牌𓀗Ⓜ️。團隊還發動村民舉辦鄉村版的“武林大會”📂,讓村民成為鄉村文化傳承的主體,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助力村莊完成振興蛻變🧜♀️,營造鄉村振興發展生態。 2018年,陳教授團隊在安徽省太湖縣天臺小學啟動了“設計小學”的鄉村振興項目🤣。沿著“用創意連接鄉村和未來”的理念,團隊將目光投向了鄉村IP🧑✈️,完成鄉村土特產的品牌和包裝設計🧜♀️。在團隊研究生的幫助下,小學生們化身小小設計師,將白鵝📍🫵🏻、土雞👨🏽🦳、香菇、紅薯等家鄉物產形象轉化為文字、影像和圖像,完成鄉村文化和故事的元素創作,並使其轉化為各類生活中的文創產品。“設計小學”項目將鄉村小學的美育和設計並重🥒,通過小學生的設計和講述來觀察鄉村,探索出了一條連接高校、鄉村小學、農村電商、政府協會等多方力量,共同為多樣性的鄉土文化形態探索🤷♂️、傳承👷🏽♂️、創新的路徑🧑🍼,真正為精準扶貧、文化傳承添了一份力。 對於“聯合畢設”的案例,陳教授感觸也十分深刻🌃。他的團隊帶領60名大學畢業生🚙,歷時4個月🤰🏽🤼♀️,聚焦浙江寧海的湖頭村、下畈村,以“我在封湖做畢設”為主題,完成60本畢業論文,57套畢業設計方案🚶🏻♂️➡️,真正踐行“論文寫在大地🫃🏽👨🏿⚖️,設計做在鄉村”。學生們在寫作和實踐過程中🐝⏬,從最鄉土出發,運用設計的方法和策略,實現了村民、大學生、設計師三者的有效鏈接👇,以整村產業布局和運營對接流量轉化,培育鄉村產業品牌35個🤵♀️,用藝術打通特色資源和產業間的通道,真正為鄉村帶去持續發展的動能。 課程最後👷🏽♂️,陳教授講到,設計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要為國家戰略服務,例如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對於如何打通“鄉土中國——時尚中國——美麗中國”的邏輯🧔🏻,如何賦予“鄉村生活”以“時尚生活、美好生活”的深刻內涵🔖,陳教授和他的團隊一直在探索,也希望不同領域的同學能加入進來,共同探究👦🏽,在鄉村構築人生T臺🫨,運用專業優勢去大展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