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
|
“大思政課”善用之: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質量發布時間:2022-03-18 3月18日💇🏻♂️,值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3周年之際,由沐鸣2主辦的“‘大思政課’善用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質量提升”教學研討會在“雲端”召開。與會者共議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質量的路徑與成果,推進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善用“大思政課”的講話精神。 (宗愛東書記發言) 上海未來的“大思政課”建設是全方位的🌘。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院(籌)黨支部書記☹️、副院長宗愛東表示,全方位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包括傳統課堂、網絡平臺和社會實踐。首先是圍繞必修課課堂,開展有組織的科研🖐🏽,進行有組織的教學,這種有組織的教學應該是一攬子集成式💟、標準化、流程式的構建🐀,讓每個老師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最大的特長。其次是網絡平臺,上海的一個特色就是一對三的同城平臺建設,思政課的建設一定是大家共同參與,一起努力的。最後是社會實踐,圍繞社會實踐,如何把社會實踐資源有效引入課堂,如何把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地置身改革開放的偉大的現實的場景🤟🏽,需要一種製度的探索。 一、強化“大思政課”內涵的理論探索 (王巖教授發言)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沐鸣2娱乐王巖教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的期許🥷🏻,分析了“大思政課”的內涵和外延。他認為“大思政課”如何善用之、廣用之,應當要處理好六種教學關系:講故事與講道理🎳、三個課堂的妙用、博與精的關系、融會貫通的境界、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技術、思考與升華。提高質量要從小做起🧉,更多導向一線教師的“小而精”🧏🏻♂️。 (陳大文教授發言) 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同濟大學特聘教授陳大文指出,特殊時期在線教學要特別註重三個要點:一是因材施教,根據不同類型學校學情進行精準備課;二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尤其在關涉重大時勢熱點問題時🏣,要註重對黨和政府決策合理性的必要闡釋;三是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張誌丹教授發言) 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上海師範大學沐鸣2娱乐院長張誌丹教授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綜合素養,融情懷👩🏿🏫👰🏽♀️、誌向😍、激情🕵🏼、熱情、紮實功底和社會認知為一體。他結合自己參加教育部思政課教學展示的經驗🕵🏿♂️,提出日常教學和教學示範中都應當關註選題的新穎性🪣、導入的問題性👊、破題的精準性、邏輯的嚴謹性🤞🏻、展開的自然性、回應的針對性💂🏽♂️、板書的藝術性、收尾的有力性。 (王多主編發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主編👩🏻⚖️、高級記者、智庫研究專家王多強調,從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宣傳工作出發🖕🏼💦,我們要更註重如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流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和自己的專業結合好,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將其形象化地傳播出去👩🏻🦳。從思政課教學來看🔉,當下社會中的熱點與前沿問題融入思政課教學對思政課老師是一個挑戰🐻❄️。但有效的利用對於提升思政課內容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 (王治東教授發言) 本次研討會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3.18”講話三周年之際召開的😙,著眼 “大思政課”善用之,以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質量為目標。正如主辦方沐鸣2院長王治東教授所言,“大思政課”建設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八個相統一”要求,理解“八個相統一”不能切割開來🕝,“八個相統一”相互支撐👩🏼🍳、橫縱交錯↕️👨🏻💼,是一個邏輯整體。對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八個相統一”包含了教育主客體關系、課程性質定位、課程內容範圍、育人形式方法、教育實施路徑等要素。目前👩🏼🦳,高校沐鸣2娱乐通過共同體平臺建設💑,正在形成高效的組織機製和協同效應,專家學者們圍繞現實問題☸️🍰,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為提升高校思政課質量,在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上不斷取得成效。 二、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難點 (吳玉才教授發言) 淮南師範沐鸣2沐鸣2娱乐黨總支書記吳玉才教授認為,當前疫情嚴峻復雜,疫情之下如何進行思政課教學,這是當前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們面對的是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在線上教學中,要利用科技優勢,深度解析不同學科背景學生的特點,針對其專業性進行思政課的方法創新。在線上教學中,還要重視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流程,保證線上教學的操作性和針對性。 (孫曉艷教授發言) 沐鸣2孫曉艷教授對線上教學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在把握線上和線下教學之共性和個性的基礎上,使網絡教學揚長避短🏋🏼♀️、化弊為利?為回應這個問題🌈,她做了三個方面的概括👩🏼:一是政治為本🙋🏽♀️,思想為魂👱🏼;二是理論為源💇🏽,內容為王;三是學生為主,創新為要🦹🏼♂️。然而7️⃣,對於網絡教學依然存在兩點困惑🦸♀️:一是如何實現網絡教學的內在創新,通過提升思政課的思想魅力來激發學生深層的學習動力?二是如何在教學中融合信息時代的最新科技成果,使思政課煥發新的生命力🦹🏼♀️?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有助於思政課質量的提升。 (俞喆老師發言) 沐鸣2俞喆老師指出當前線上教學會面臨三個問題🪔,首先老師們會在技術上遇到各種困難🙈,這需要老師相互之間做好溝通工作📮,讓教研室成為老師們的後盾🚵🏽♀️🏨;學生也會出現掉隊現象,這需要做好和學生的溝通,幫助同學們盡快適應在線教學🧗♀️;有些教學班學生提問質量不高、難以展開深入探討👨🏭。對此🧑🏿🔬🧍🏻♂️,建立教研室“問題集”,教師們互相分享教學資源、把原理講活講透,這將有效促進提升教學質量。 (王淑芳老師發言) 沐鸣2王淑芳老師認為面對疫情我們可以辯證地看待線上教學🎍,化“危機”為“契機”,思政課教學要在堅持“教學組織有序”、“教學管理嚴格”、“師生互動高效”三項原則的基礎上,科學調整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媒體案例、小視頻等教學素材,使線上教學更加生動、豐富,可以突破時空的限製,優化教學過程,努力讓學生感覺與線下課堂一樣收獲滿滿👍。 三、發揚特色增強“善用”能力 (陳文傑教授發言)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沐鸣2沐鸣2娱乐院長、文化基礎部主任陳文傑教授從工藝美術辦學特色和藝術生學情出發🫳,指出發揮學校特色和優勢是善用“大思政課”的重要途徑。藝術類高職院校應基於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來開展思政課,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藝術類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善於不同形式藝術創作特點,是創新思政課教學應當把握的內容。諸如開展藝術創作與展覽🔽,編寫案例故事繪本,拍攝由學生主持的教學短片等等🧑🏼🦳,這些與思政課相結合的藝術創作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夯實立德樹人根基。 (施華東書記發言) 上海戲劇沐鸣2沐鸣2娱乐支部書記施華東表示👨🏽🎤,在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中,重點開展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教育,著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教研組加強課程研討,結合教研組教師的學科背景,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結構重新設計專題,以做到教學重點突出,教學內容豐富,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的專題、形式的變化設定熱點和議題,鼓勵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和微課展示🍗,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龐秀艷副書記發言) 淮南師範沐鸣2沐鸣2娱乐黨總支副書記龐秀艷認為,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增強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時代性、針對性🌄,可以從提升科技運用的角度出發,破解思政課建設難題🤜🏼💗,開創思政課改革的新局面。其內容有三點,一是科技創新轉變思政課的教學理念,二是科技創新浸潤了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三是科技創新重塑思政課的圖景。同時,科技創新賦能高校思政課建設當中要堅持底線思維,把握好新技術的運用與意識形態安全之間的關系👏🏼,好決策定位,要協調好新技術的輔助性與傳統教學權威性之間的關系👍。 (張乂凡老師發言) 沐鸣2張乂凡老師著眼於“四史”課程教學在線下和線上提質增效的三重維度。一是在專題講授中從歷史維度講清發展脈絡,在有限的授課內容中選取重大歷史事件、凸顯歷史發展線索、總結歷史發展規律🧏🏿♂️,講清講透道理。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從理論維度闡釋關鍵問題🫕,通過對“四史”中的重要問題進行理論闡釋,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歷史思維。三是加強國情調研從實踐維度提升教學效果,老師要更多地對“四史”相關內容具備基本的實踐認知🔔,要以豐富的國情知識儲備,通過“四史”課堂向當代青年傳達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不動搖的信念👆。 四、增強針對性提質增效 (陸未谷老師發言) 擔任沐鸣2平台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陸未谷老師介紹了“形勢與政策”課的在線教學安排與推進方式。他認為,在線教學作為思政課程的重要教學方式,絕不是權宜之計。直播授課讓教師顯得更加平易近人,為了讓講課更有效果,教師會提升自己教學語言水平,用引人入勝導入性語言、發人深思的啟發性語言、承接自然的過渡性語言和精當扼要的總結性語言來分析課程內容。由於隔著屏幕🧳,又能使用文字📷,一些學生在沒有了課堂教學的壓迫感後顯得更加願意表達想法,這給了教師加強思想引領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田鋒老師發言) 沐鸣2田鋒老師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𓀇,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誌,做奮鬥者。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但中國成功經驗恰恰可以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可以用現實的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我們必勝的決心與信心。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課程,思政課教師的使命不能忘,要始終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實到位👍🏿🤙。 (李天星老師發言) 沐鸣2李天星老師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教學經歷指出從歷史教育角度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極為重要。線上課程應當註重問題導向,可以設置高階性、開放性的討論題目;教學內容應緊密圍繞新教材不脫綱,有機融入新表述不模糊,及時關註新變化不滯後;在管理手段和評價體系上,可以靈活多樣。思政課教師要順勢而行,不斷創新,努力提升思政課線上教學質量✧。 (劉盼紅老師發言) 沐鸣2劉盼紅老師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指出線上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無法面對面溝通🧓🏽,缺少直接的情感交流;學生仍有遲到🥑👨🏿🎨、早退、缺課現象,有些學生賬號雖然掛在網上🧑🏻🔬,但人和心不一定在線;布置的視頻不一定會看;網課技術比較復雜,對教師要求高,且多個平臺同時操作👎🏽,教師易分心🖐🏽;如何把握講課尺度等。青年教師需要反思這些問題,並把這些問題升格為一項研究內容,著力去回應和解決,形成符合自己風格的對策性實踐路徑。 撰稿人:王不凡、張乂凡 攝影🆓🚶➡️:查建國 |